发布时间:2023-08-11 07:25:52 人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公然发表的演说,更是激化了美苏两国的矛盾,而这次的演说就是轰动一时的“铁幕演说”。
一年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横空出现,美苏那层微弱的窗户纸终是被捅破,冷战随即开始。
那么,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美国与苏联之间又有着怎样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
1945年9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影响了世界14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由于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贡献最大,因此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也随之空前高涨起来。
众国的推崇让美国和苏联有些飘飘然,于是开始不断地谋求自己的霸主地位,迫切地想要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同盟关系已经无法修补,随即两国便以意识形态为主要矛盾进行着各种对抗。
因为在演讲中使用了“铁幕”一词来攻击苏联使用“强硬”势力去影响中欧和东欧国家,所以这一次的演说也被称之为“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的出现着实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人将这看成是美国向苏联宣战的信号。
时隔一年,杜鲁门又提出“遏制”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可谓是彻底捅破了美苏之间的一层窗户纸,这也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打响。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针对“杜鲁门主义”,斯大林在第一时间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政策。
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差出太多。
为了制造出碾压性的优势,也为了拉拢更多帮手,美国当即便展开了使用经济援助西欧各国,协助其战后重建的计划——马歇尔计划。
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先后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 “莫洛托夫计划”。
渐渐地,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发生了一定性质的变化,用联盟与联盟间的决斗来形容似乎也并不为过。
之后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组织”,而苏联则紧跟之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当时的“北大西洋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组成国还有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一系开云 app kaiyun列国家。
“华沙条约组织”则是以苏联为主,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多个国家。
针锋相对的两个国家少不了各种较量,而空中力量作为一个国家的门面之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对峙武器。
在美苏争霸期间上演过不少空中战斗,双方你来我往间谁也不能算是彻底的胜者。
其实早在1944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就在南斯拉夫的上空上演过一场激烈的空中战斗。
时间回到1944年11月7日,这天,科托夫军长正带领着苏联士兵前往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就在同一天,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收到了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南部和科索沃地区轰炸德军的任务。
上午10点50分,美国陆军航空队将苏联没有标识的车队误认为是德军车队,随即便发起了猛烈地轰炸。
而苏军大本营在接到信息后,当即便紧急出动第288航空兵师,对着美国陆军航空队发起了强力反击。
不过相对于美军而言,苏军则更为惨烈一些,数十名士兵伤亡,科托夫军长不幸牺牲。
此事一出立马在国际上引起轩然,面对着苏联的指责,美国竟是直接甩锅给了对方。
对此美方表示,由于苏联事前没有和自己通报行动路线,加上南斯拉夫并不是只有苏联一支军队,所以美国才会误认为对方是德国士兵而进行轰炸。
对于这个说法苏联显然是不打算买账,因为美国口中的“另一条道路”,也就是尼什距离轰炸地点有四百多公里。
再者尼什地区早就已经被苏军所解放,当地的德军力量也被全数赶出,美军完全没有轰炸尼什的任何理由。
而美国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小弟”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美国在支持英国在希腊进行军事行动的同时,又害怕希腊被苏联彻底解放,如此一来,希腊必然会依附于苏联,那苏联的势力也将会更加强大。
当时希腊内战中的希腊王国政府和希腊红色政党两派,说白了就是西方阵营和苏联红色阵营之间的一个较量。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让美军在靠近希腊的南斯拉夫境内对苏军进行了攻击,颇有一些敲山震虎的意思。
从这里也能看出,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早已经结下,而作为两个超级大国,自然是谁也不愿意向对方低头。
而且美国和苏联的野心实在够大,他们想要的是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主宰”,而双方的存在自然是成为了彼此最大的阻碍和竞争对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1953年的时候,美军飞行小队长拉尔夫帕尔轰炸苏联伊尔12运输机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进入尾声,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被中国人民打的招架不住。
此前美国为了鼓励士兵英勇作战,特意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只要自己单独击落十架飞机,那就可以获得“双料王牌”的荣誉称号。
要知道这个荣誉是所有美军飞行员都梦寐以求的存在,拉尔夫帕尔当然也不例外。
一开始还心有不甘的拉尔夫帕尔在收到了上级的指令后,立刻驾驶飞机就冲向了中国领空。
急切渴望获得荣誉的拉尔夫帕尔,在看到一架苏联伊尔12运输机后,便不管不顾地开了火,导致飞机上的21名苏联人员全部牺牲。
拉尔夫帕尔此举着实是惹怒了苏联,苏联当即就要求美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还要交出拉尔夫帕尔任由他们处置。
然而在证据如此确凿的事实面前,美国不但含糊其辞,还授予了拉尔夫帕尔“双料王牌”的荣誉称号,并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两架苏联战机对着海参崴附近的美军B50展开轰炸,导致12名美军飞行员当场牺牲,5名飞行员不知所踪。
之后的几年里,美国和苏联的空中摩擦仍然时有发生,虽然苏联击落过数架美军战斗机,但还是让他们难以忘记1953年发生的事情。
时间来到1958年9月,这天,苏联的地面雷达突然检测到有一架美军运输机出现在自己的领空。
只不过这时的美军运输机并没有越界,而是沿着苏联领空的边界飞行,所以苏联飞行员并不能对其进行驱赶,而是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对于美军飞行员的行为,苏联指挥部认为这一定是对方故意而为之,为的就是摆脱苏联的追踪。
对此,苏联指挥部对苏联飞行员下达命令道:“继续进行跟踪,直到对方露出马脚。”
果然不出苏联指挥部所料,在飞行了一段时间后,美军运输机当真再次入侵苏联领空。
等到骗到对方停止攻击后,然后快速爬升使出最大马力冲出苏联境内,一旦驶出苏联境内,那苏联飞行员就将拿他们一开云 app kaiyun点办法也没有。
只可惜美军飞行员的如意算盘终究是没能打响,很快便被苏联飞行员识破了其中的阴谋。
之后四架苏联战机加大火力,最终将美军运输机击落,飞机上的美军士兵也全部牺牲。
其实这并不是一架普通的美军运输机,而是美军花巨资改装成的侦察机,其内部搭载了很多高科技侦测仪器,目的就是为了搜集苏联的信息。
得知运输机被苏联击落后,美方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苏联讨要说法,并表示这只是一次误入,苏联必须交出击落美军运输机的凶手。
苏联方面表示,苏联飞行员曾多次警告无果后才误伤的美军飞行员,因此过错方并不在自己身上。
出于人道主义,苏联将美军飞行员的遗骸归还给了美国,随后任凭美国再是如何叫嚣都选择置之不理。
看着油盐不进的苏联,美国最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毕竟他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当真是颇具讽刺意味。
只不过两方的梁子却也是越结越深,摩擦也在不断地升级,这样的针锋相对直到苏联解体后,才算是彻底告一段落。
所以说,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才能不被外人轻易欺负,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