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9 01:35:21 人气:
一声巨响划过乌克兰夜空,俄军的导弹再次袭来。在基辅郊外,一枚美制“爱国者”导弹忽然腾空而起,在半空中与俄军导弹相撞,将其击落。
这是美国最新供乌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处女秀”,乌克兰方面称其“高效”。在遭受大规模空袭的同时,乌克兰正式宣布,自己正在逐步建成一张防空“网”。
这场战争开始不久,普京就宣称要夺取乌克兰制空权。因此,对乌克兰来说,防空系统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乌克兰本土防空力量非常有限。苏联解体后,大部分防空武器都落入了俄罗斯手中。乌克兰空军也主要是运输机和直升机,根本不是俄空军的对手。
这种弱势一开始就导致了乌克兰承受巨大损失。据统计,头两周乌克兰就损失了近75架各型飞机。
面对俄军密集空袭,乌克兰开始向西方“哀鸿遍野”。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终站出来的不是北约,而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国家——美国。
二月底,拜登政府突然宣布,将提供大量携带式防空导弹,这主要是肩扛式“刺针”和车载式“海镖”。随后,美国又提供了S-300防空系统的弹药。
之后,德国、英国等国也紧随其后,提供了一些防空装备。但主要供应国毫无疑问是美国,七八月份,美国又向乌提供了HQ-17防空系统和海马斯导弹。
最关键的是,八月底,拜登政府终于“松口”,将向乌提供“爱国者”系统。这套系统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陆基防空系统,一度被美方视为重要战略资产,长期拒绝出口。
乌克兰获得爱国者系统,等于获得了一张“防空网”的关键节点,因为这套系统可以应付各种俄罗斯导弹。事实上,刚供应的爱国者就成功拦截了俄军导弹。
有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给普京一个下马威,打破其制空权的想法,迫使其放弃占据东乌的念头。毕竟,如果俄空袭难以下手,地面推进就会陷入困境。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举动也颇为低调,它从未正式宣布要帮助乌克兰建立防空体系。所有防空装备的提供看似都是“应急”性质。
甚至连“爱国者”系统,美国也多次强调这“不会激化俄乌局势”,主要是帮助乌克兰“保卫重要基础设施”。
这样的低调明显是为了幸免刺激普京,被其作为“与俄对抗”的借口。但同时,通过提供各类防空装备,美国正在悄悄帮乌克兰建立起一张相当完整的防空“网”。
以德国为例,它一开始就向乌提供了“格法德”防空系统,这套系统能应付低空目标。后来德国又提供了近10门“豹2”式防空坦克,这也有一定防空能力。
但德国对于提供更先进的防空装备一直比较犹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同为欧洲产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乌克兰多次向德国请求提供这一系统,但均被德方拒绝。德国辩称,这套系统过于复杂,需要大量培训,“不适合”提供给乌军。
但有评论认为,德国的真实顾虑在于,这会被俄罗斯视为直接参战的“红线”。更直接的原因则是德国经济的高度依靠俄能源。
而德国的态度也代表了大多数欧洲国家。虽然它们也提供了一些防空装备,但主要是肩扛式防空导弹等轻型装备。像“爱国者”这样重型防空系统,欧洲国家基本上避而远之。
这种态度也导致,乌克兰的防空体系主要依靠美国装备。欧洲国家虽然地理上“近”,但备受俄罗斯能源影响,在提供重型防空武器上则尚未表态。
虽然乌克兰正逐步建立起较强的防空体系,但想彻底摆脱俄空袭还为时过早。几点原因:
而欧美国家态度的暧昧也说明,制空权仍将成为俄乌博弈的关键变量。这场较量远未分出胜负,战局的变数还在后头。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手中的防空“网”也将不断完善。这将大幅提高俄军的作战难度,迫使其调整策略。我们不得不继续拭目以待。kaiyun 开云 官方网站kaiyun 开云 官方网站